新闻动态

新闻

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得主胡勇:“数学诗人”在湖北“云端”授课

【编者按】在战“疫”特殊时期,他们在“云端”传递真知,带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,引导学生成长;他们连线声声叮嘱,传递关爱,给学生带来春日暖阳般的关怀;他们是勇攀学术高峰的科学探路者,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大步向前——他们,就是南科大的老师们。在这特殊时期,本栏目通过系列报道聚焦教学、科研、育人等方面表现优异的老师,以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凝聚正能量,引领好风尚。


近日,南科大数学系助理教授胡勇经过精心准备,开始了新学期首堂授课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由于疫情的影响,胡勇此刻正在湖北进行异地教学,通过网络方式给学生进行课程直播。

 “云端”授课需要做更多精心准备

胡勇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,随后选择出国深造并在海外高校工作,2017年他回国加入南科大。中西融合的教学背景让他课堂的教学思路和视野严谨而广阔,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更是让他的课迅速“走红”。在2019年底举办的南科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,胡勇荣获特等奖。

今年寒假,胡勇一家回到妻子的老家湖北荆州过年。荆州离武汉不远,疫情也十分严峻。胡勇和家人严格按照要求居家隔离,做好防护。

胡勇表示,疫情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消极情绪,他和家人相信,只要认真做好科学防护,疫情终究会过去。让胡勇更为牵挂的是疫情之下,教学的安排和他的学生。

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,滞留荆州的胡勇开启了“云端”授课。胡勇坦言,网络教学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。他在家中忙碌地准备网络课程资料、试讲,探索更有效果的教学方法。硬件设备不足、直播软件操作不熟悉、教学资料不足等都是他面临的问题。数学课上,他习惯用板书给同学们展示定理、公式、例题等一步一步推演证明的过程,方便同学们更深入掌握应用知识点。但是上网课的时候,没有实体教室里的黑板可以板书。胡勇与他的研究生助教丁兆宸一起商量,最终决定用电脑展示课件,用手机直播自己在白纸上手写板书的替代方案。一节课50分钟,胡勇左手拿手机,右手写板书,“板书呈现方式变化不要紧,没有影响同学们理解就好。”

在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,胡勇格外重视课堂播放软件和授课方式,他提前测试了多个上课软件的稳定性。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授课风格,他最终选取了一个可以直接录制课堂全程的软件。熟悉直播操作和反复的试讲,让他对网络授课有了底气。

一张办公桌、一台电脑、一部手机、精心准备的材料和讲义、在线播出平台、一叠白纸,便构架起了胡勇网络授课的“直播间”。他在Blackboard系统平台向学生发布关于课程基本信息、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的通知,提醒学生保持正常心态,认真准备上课。课程资料他也提前上传到平台上,供学生预习复习使用。

课件第一页

在网络课堂上,胡勇课件第一页便让人会心一笑。他总是能把枯燥的数学定理等与生活、热点联系起来,激发学生的兴趣。在胡勇看来,网课的流行是必然的。对于不同学科,网课的优缺点也不尽相同,将远程网课与本地课堂相互结合,取长补短,或许也是很好的教学方式。在疫情的特殊时期,既然要通过“云端”授课,那就一定要花时间、下功夫做更多的努力和精心准备,这是胡勇给自己的挑战。

2019级本科生杨华彤表示,胡勇老师的课大大超越了自己对于网络课程的预期。“网课的交互性很好,我们收获了‘座位平行’的体验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上课时离老师最近的学生,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。胡勇老师备课很充分,每一个定理配套的证明、例题、推论都很详细。课堂整体的感觉比较轻松。课后胡老师有问必答,他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一些思考和质疑,哪怕是简单的问题。我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。”


 在线课程需要老师化身“段子手”

在备课中,胡勇往往会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去思考,保证学生能跟得上课堂思路。为便于学生理解吸收知识,结合课程实际,他甚至曾对整本教材的章节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排列重组,编写了一本厚厚的讲义。

幽默是课堂的调味剂,他总是想办法让课堂“有意思”起来。平时他的课堂总是笑声连连,学生称他是一名“段子手”。但笑声背后离不开别出心裁的设计。胡勇表示,数学课相对而言是比较枯燥的,在线课程更是如此,学生注意力需要长时间集中,如果能加入一些幽默调剂,调整好课堂节奏,学生和老师都会轻松许多。轻松好玩的课堂背后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,在学生印象中,胡勇上课永远提前到教室,从不迟到。

《数论函数歌》三首

胡勇的“有意思”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,他给学生的邮件,也常常以幽默的方式与学生沟通。胡勇喜爱诗歌,同时也是创作者。他的“诗才”常常“外溢”到教学上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,他创作了《数论函数歌》三首。

他的才华甚至渗透到了作业习题当中,其中一道题是这样的:

某非著名诗人《反演公式歌》云:

欧拉在此,自然在彼,莫比乌斯是条带啊,能把他们牵一起。

I是我,u是你,莫比乌斯是条带啊,它把我们连一起。

请写出这首诗中提到的所有数论函数的定义,以及诗中提到的联系它们的所有公式,并给出这些公式的证明。

胡勇笑称自己写的都是“打油诗”,但是学生们却热烈反响。他的“创作”常常被同学们转发到网络空间,被学生戏称:“不会写段子的数学老师不是好诗人”。胡勇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数学的热情完美融合到了一起,幽默的语言风格、充满人文气息的数学课,让“能文能理”的他“圈粉”无数。

课后,胡勇经常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设讨论班,给他们布置课题,让学生在吃透文献的基础上自己主讲学习内容或者毕业论文,并开展相应辅导。胡勇说,现在的大学生比较独立,苦口婆心的劝学可能会适得其反。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,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。

胡勇给学生上课的建议是把握自己选课的难度,避免贪多。如果对老师上课的风格不习惯,应多和老师沟通,不要因为担心老师有情绪而羞于求教基础知识,要多在课堂参与互动。

2019级本科生刘宇涵对胡勇老师清晰的授课思路、有条不紊的节奏、幽默的风格印象深刻。“如果他觉得我们没太听懂,还会给我们再讲一遍,每节课都有详细的pdf笔记,而且经常写诗讲道理,课后他也非常欢迎我们提问。”刘宇涵说。


 做学生成长的“引路人”

疫情期间,虽然师生们分散在各地,但胡勇和学生们的交流却一点也没有减少。通过邮件、微信,胡勇一如既往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,包括一些课程专业问题、学习计划方面的建议、毕业论文指导等等。在微信群里,胡勇和学生之间也多了一项交流内容——健康汇报。他会通过多种方式提醒大家注意身体健康,保持心情愉快。传递些正能量、引导健康快乐的心理状态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在他看来是一件简单而有意义的事情。

“对代数或数论有强烈兴趣,并能证明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的,优先考虑;有男朋友/女朋友且仍然学习成绩稳定的,优先考虑……”去年,一份《选择胡勇老师为导师须知》走红南科大校园。细读之下,你会发现,在幽默的字里行间里,隐含着胡勇对学生选择导师时的“良苦用心”。胡勇其实是想让学生在选择之前,对自己专业能力、毕业规划等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,确保学生选择导师是深思熟虑的决定。

尽管深受学生喜爱,胡勇却认为自己不一定是每一位学生真正需要的导师。他更希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选出对自己更有指导性的“引路人”。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,所以他贴出了让学生津津乐道又不失严肃内涵的“选导师须知”,并且和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,让其对自身特性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有充分认识,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导师。

培养具有创新思维、能够适应新环境、面对新挑战的“新人”,是南科大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向之一。胡勇鼓励学生们坚定信心,以乐观科学的心态正确看待当前的疫情形势,积极锻炼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。他说:“对于学生来说,珍惜时间,追求卓越,努力成长成才就是对疫情一线工作者和社会最好的回报。”



供稿:数学系

采访/撰文:卢圣红、苗雪宁

编辑:苗雪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