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

菲尔兹奖得主Efim Zelmanov南科大讲堂畅谈数学及其应用

       2016年12月2日下午,著名数学家、菲尔兹奖得主Efim Zelmanov教授做客第95期南科大讲堂,畅谈数学和数学的应用。本次讲堂由我校副校长汤涛教授亲自担任现场同声传译工作。来校参加2016年优秀中学生科技创新体验营的全国22个省份139所杰出中学的200余名优秀高中学子和我校师生一起聆听讲座。讲堂由我校数学系主任夏志宏教授主持。

报告会现场

              Efim Zelmanov是俄罗斯裔美国数学家,主要工作涉及非结合代数、群论,其重要的贡献是解决了伯恩赛德猜想(Burnside conjecture), 这个1902年提出的猜想是有限群理论最古老并最有影响的问题。因为其突破性的贡献,他于1994年获得菲尔兹奖, 于2001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,曾任教芝加哥大学、耶鲁大学,现任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讲席教授。

菲尔兹奖是国际数学联盟颁发的世界性奖项,被誉为“数学界的诺贝尔奖”,每四年颁奖一次,过去78年间颁奖18次,共56人得奖(包括因为解决庞加莱猜想的格里戈里·佩雷尔曼;但他拒绝领奖)。该奖项有一特殊规定:获奖人年龄不得超过40岁。

Efim Zelmanov教授作报告

         在南科大讲堂的报告中,Efim Zelmanov教授谈到了他对数学与数学美感的深刻理解。在他看来,数学是一门有用的艺术,其中纯数学侧重证明,侧重数学美,而数学又有其意想不到的重要应用。在二十世纪,数学被划分为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两大类,后者在金融、航空、工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  在讲座中,Zelmanov教授特别推崇英年早逝的数学天才、群论的开创者伽罗华,指出伽罗华的理论在密码学、卫星信号输送、编码等领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他还特别介绍了拉东变换及其应用;拉东变换是1917年由奥地利数学家Johann Radon提出的,他从数学的角度首先推导出建立图像的理论。这一变换在几十年后催生了CT扫描技术、CT断层影像重建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。

         最后,Efim Zelmanov教授对大学生们提出了期待,希望他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两大应用数学的挑战——大数据和基因组学中做出更多的贡献。

提问环节

         报告会的交流互动环节,同学们纷纷抓住机会积极向Zelmanov教授请教,现场气氛热烈,十几分钟的时间有近十名中学生和大学生提问。其中有一位同学问道: “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普通人对数学非常感兴趣,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能做出杰出的贡献,这些人在数学发展史上又起到了什么作用?” Zelmanov教授回答道:“数学研究是一项需要千千万万人共同参与的工作,数学和各种学科和生活领域相互交叉、渗透,许多的小成果会随时间积累,最终在一个契机下变成数学史上的一个大突破。因此,我认为我们要感谢这些热爱数学的普通人,数学的发展需要他们。”还有一位同学问到了代数学在将来是否会取代几何学的地位。对此,Zelmanov教授用类比来表达他的理解。他认为代数学和几何学都属于数学范畴,如果把数学看作人体,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像是人体的不同器官,在人的日常生活各司其职,缺一不可。他特别指出,数学不仅仅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,更是由多个分支组合成的一门语言,一种艺术。数学的每个分支都各有所长,分支之间可能部分重叠,但绝不会出现完全重叠甚至相互取代的情况。

给Efim Zelmanov教授颁发南科大讲堂证书

        讲座最后,汤涛副校长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给Zelmanov教授颁发了南科大讲堂纪念证书。讲座结束后,许多学生走上前向Zelmanov教授请教数学问题,久久不肯离去。

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继续请教数学问题


文字:学生新闻社记者 刘灵杰

       图片:吴秉臻